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主页 >> 集团动态>> 行业资讯

中国大学“倒闭潮”,要来了?

发布者:新基德教育集团             发布日期:2023-03-07

2023年3月3日,麦可思《中国-世界高等教育趋势报告(2022)》正式发布。报告聚焦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呈现出的重大变化趋势,以及全球大学的办学实践。从真实的数据、实例出发,归纳趋势,展现案例,总结经验,旨在为中国高校带来启示,迎接即将到来的全新挑战。


以下全文摘自《中国-世界高等教育趋势报告(2022)》:

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国民经济数据,其中人口数据发生剧变。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数下滑至95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0.60‰,是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的负增长,比专家预测的提前5年到来。

与此同时,高校的本专科招生需求仍在逐年增加。2021年全国普通、职业本专科共招生1001.32万人,突破千万,持续扩招的政策背景下,招生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2021年高考的招生人数,已经超过了最新出生人口数。

尽管中国目前并未遭遇出生率下降的负面影响,生源问题导致的高校竞争加剧,也并不一定会直接导致大规模的高校关停,但生源危机,确实正在逼近。

高等教育“警戒年”或将到来

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771万,2015年为1655万,稳中有降。随着“二孩”政策的出台,中国在2016年迎来生育“小高峰”,此后连续6年下降,2022年出生人口数相比2016年锐减830万人,7年减少了49%。

可以预见,出生人口的大幅下降会导致相应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大幅减少,并对教育体系构成重大冲击:2017年开始的出生人口下降从2020年开始影响到学前教育发展,预计到2023年将冲击义务教育,2033年将影响高中阶段教育,2035年为高等教育带来严峻挑战。

短期之内,出生人口数量和总人口下降的趋势或许难以逆转。人口学家认为,实现人口增长的必要条件,是总和生育率达到世代更替水平(总和生育率≥2.1)。然而,与日本、韩国一样,中国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仅有1.3,已经低于日本。2021年卫健委调查显示,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也继续走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64个,低于2017年的1.76个和2019年的1.73个,作为生育主力的“90后”“00后”仅为1.54个和1.48个。也就是说,中国人口数及出生人口数在未来数年间,很有可能将继续下降。
与之相反,中国高等教育仍处于扩张阶段。过去10年里,高校数量不断增加,招生需求与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全国普通高校数量增加317所,本专科招生人数连年上升,10年增加312.5万人。同期数据显示,作为高校主要生源的高中毕业生人数稳中有降,中职毕业生及社会人士已作为补充生源进入招生序列,成为扩招的主要增量之一。

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需要意识到,在适龄人口的下降与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下,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已经显现。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曾经历的生源危机,很有可能将在10年间到来。

亚洲国家的集体挑战

年来,人口问题正在持续冲击着日本、新加坡、韩国及中国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并对部分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造成了巨大打击。

与中国类似,经济的繁荣曾为这些地区带来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机构激增。据《泰晤士高等教育》报道,在台湾省,1950年的台湾只有7所高等教育机构,学生总数未超过7000人。到2012年,大学数量增长了近20倍,达到163所,学生人数达到125万。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东亚大学适龄人口开始出现急剧下降,高等教育系统在当时并未对危机作出迅速反应,许多大学和学院很快面临破产、关闭或通过合并重组,大学倒闭潮一直蔓延至今。
调查显示,在2023年韩国大学定期招生(全国统一招生)中,全韩国14所大学的26个专业无人报考。其中,约80%的大学位于韩国岭南、湖南地区。有韩媒调侃称“2023年地方大学倒闭的顺序将由南到北与韩国樱花开放期顺序同步”。
台当局教育主管部门数据则显示,从2022年开始,台湾大专院校的大一学生数量超越了高中,出现“死亡交叉”。2019年起,“零分上大学”在台湾成为现实。有行业工会预估,未来8年间将有超过6000名教师失业,约40所大学“退场”。

对于中国大陆地区而言,即将到来的“寒冬”下,办学条件不好、办学水平不高、特色不够鲜明的地方本科、高职院校,由于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或将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另外,一些新建大学同样或将因为建校历史不长、办学资源不够完备而面临挑战。

迎接挑战 合力破局

源危机下,高等教育系统应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已经率先步入生源危机的国家和地区经验,或可提供借鉴。

韩国地方大学为应对挑战,采取了包括提供高额奖学金或学费减免、扩大继续教育规模并放宽入学年龄限制等一系列积极措施。此外,针对大学专业学科之间的不均衡问题,为确保地方大学培养政策的实效性和竞争力,地方政府、教育厅积极下场与大学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如光州市市长、光州市教育厅以及光州17所大学校长共同组成了光州市大学发展合作团,并签订了应对地区大学危机及促进大学进一步发展的业务合作协议;釜山市则建立了由教育厅—高中—大学相关管理人员组成的业务协商会,以制定具体、实际的共同应对方案。
为对民办高校的关停进行规范管理,2022年4月,历时5年的台湾省《私立高级中等以上学校退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通过。《条例》明确了“预警学校”标准,包括财务状况、合格教师比率等。若情况严重,将列为“项目辅导学校”,持续追踪调查。“辅导学校”有两年改善期,学校可以选择依循《私立学校法》退场。先停招,待学生毕业后停办,对于校产安排及教师薪资、遣散费等能较有余裕。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人口变化,中国大陆地区部分省市也已开始行动。部分地区开始控制高等教育规模,严格控制或叫停新建大学的趋势正在显现。近些年通过新建大学而实现高等教育“弯道超车”的广东省,已在《广东省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拟设置的高等学校须全部纳入设置规划,未纳入规划的高校设置事项原则上不受理。黑龙江、山东、山西等省份也纷纷在文件中明确,原则上不再增设/支持申报设置新的高等学校。
与此同时,面对生源困难可能会导致的经费问题,积极提升办学声誉、扩大国际影响力以吸引国际生源补充办学缺口,或可成为部分高校的破局之路。
部分专家学者也指出,“少子化”带来的高校竞争加剧,并不一定会直接导致大规模的高校关停,也会促进高等教育的自我革新,推动高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大部分高校也会聚焦特色化的发展方向,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提升是一个必然趋势,但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可能会带来内部结构的分化。”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分析,高等教育可能会从现在的“金字塔型”走向未来的“五指山型”,“很多人不会再追求‘金字塔尖’的学校,而去考虑在不同领域达到一流水平的学校,就会带来学校在功能、类型上的分化”。
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怀进鹏在谈到新一年工作时特别提到“要深刻认识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对教育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调整的紧迫要求”。新的人口形势下,高等教育更要积极应对,提前做好转型准备,迎接挑战。

主要参考文献:

[1] 霍思伊,李金津.教师过剩、高校关停,人口如何影响教育?. Retrieved February 27, 2023,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64T7nV0-DvbP3P1abQLW8A

[2] Bothwell, E., Ellis, R., & Ross, D. (2020, June 15). 亚洲高等教育面临适龄生源断崖式下降危机. Retrieved February 23, 2023, from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cn/world-university-rankings/asian-higher-education-atthe-demographic-cliff-edge

[3] 调查显示:高考生源止跌回升 高校危机仍在_央广网. Retrieved February 23, 2023, from http://edu.cnr.cn/pdtj/yw/20150603/t20150603_518727718.shtml

[4] 朴光海:韩国大学面临倒闭危机. (n.d.). Retrieved February 23, 2023, from http://memo.cfisnet.com/2021/0719/1323434.html


 新基德教育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其前身为2006年成立的兰州清思域教育服务中心,旗下有武汉淘学精灵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甘肃现代应用技术专修学院甘肃分豆教育开发有限公司 广西新基德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高等教育投资、教育培训、教育开发及管理、全日制自考办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国际留学服务、在线教育产品研发为主的企业。



( 免责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甘肃:兰州市城关区民主西路245号
湖北:武汉市洪山区文治街17号2栋
四川:绵阳市涪城区机场东路83号(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云南: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七甸广博路57号(昆明传媒学院)
广西: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雁山街317号(南宁理工学院桂林校区)
电话:0931-8488979 商务洽谈:18109468418(微信同号)
快捷入口 Quick Entry
更多关注集团微信
考生查查网公众号